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亦包括人们的恻隐之心...

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亦包括人们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道德观念。据此可知,王阳明的良知论(  )

A. 有助于提升人伦道德    B. 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C. 融合了佛道等理论    D. 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A 【解析】 根据“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亦包括人们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道德观念”,结合所学,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强调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据此可知,王阳明的良知论有助于提升人伦道德,故A正确;B表述正确,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南宋时期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此可见该理学家(  )

A. 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    B. 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

C. 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    D. 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

 

查看答案

朱之瑜(1600~1682)称:“宋儀辨析毫厘,终不曾做得一事。”颜元(1635~1704)认为:“程朱派头始终与尧舜孔孟无干,分毫无益于社稷生民,分亳无功于疆场天地。两人的本质意图是

A. 抨击程朱理学的空疏学风

B. 宜扬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

C. 对先秦儒家思想的扬弃

D. 倡导经世致用的社会风气

 

查看答案

董仲舒认为:“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这种观点客观上(  )

A. 确立君臣之礼的原则    B. 一定程度上制约君权

C. 巩固了君主专制制度    D. 保证了皇帝独尊地位

 

查看答案

据《汉仪注》记载:天地有大变时,皇帝派侍中持节赐死丞相。这种情况虽没有发生几回,但此后逢着天变把丞相罢免还是常事,就是不当权的也往往免不了这个责任。这主要反映了汉代(  )

A. 君主专制统治的强化    B. 君权采取措施压制相权

C. 君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D. 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可知,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  )

A. 否定了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的理念    B. 标志着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

C. 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    D. 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