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

汉武帝时,《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据此可知,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  )

A. 否定了先秦以来以法治国的理念    B. 标志着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

C. 有利于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    D. 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

 

C 【解析】 结合所学,汉代法律儒家化,以德教为主,兴办学校,提倡儒家教育,以教育和法律的手段相互补充,两汉用儒家思想判案正是发挥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故C正确;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被汉武帝采纳,儒家独尊的封建正统地位确立,B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汉朝重视以法促善的社会教化功能,并没有使法律丧失调整社会矛盾的作用,D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爱臣太亲,必危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主妾无等,必危嫡子;兄弟不服,必危社稷;是故诸侯之博大,天子之害也;群臣之太富,君主之败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

A.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B.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C.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D.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查看答案

孔子“删诗书”,把周以前的很多礼法典籍等都烧了。而秦始皇“焚书”,六经皆毁。两者都(  )

A. 是专政的一种手段    B. 是破旧立新追求社会进步

C. 代表不同阶层的意识形态    D. 是传播思想的手段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这个派别是(  )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

A. 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B.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C. 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查看答案

《孟子》有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由这可知,孟子主张(  )

A. 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    B. 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

C. 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    D. 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