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删诗书”,把周以前的很多礼法典籍等都烧了。而秦始皇“焚书”,六经皆毁。两者...

孔子“删诗书”,把周以前的很多礼法典籍等都烧了。而秦始皇“焚书”,六经皆毁。两者都(  )

A. 是专政的一种手段    B. 是破旧立新追求社会进步

C. 代表不同阶层的意识形态    D. 是传播思想的手段

 

D 【解析】 孔子“删诗书”是为了宣传儒家思想,秦始皇“焚书”是为了厉行法家思想,因此两者都是传播思想的手段,故D正确;孔子时期还没有专制制度,其“删诗书”并不是专政的一种手段,故A错误;“删诗书”“焚书”并不意味着社会进步,故B错误;两者都代表统治阶层的利益,故C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时期,某学派所勾勒的世界蓝图是万物和谐、各遂性命、充满生机的协调世界,这恰好是今天全球正在努力实现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伟大理想。这个派别是(  )

A. 道家    B. 墨家    C. 儒家    D. 法家

 

查看答案

“天人合一”的观念最早是庄子阐述,关注的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注重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汉代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就是“天人合一”的一种,它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这说明(  )

A. 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    B. 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

C. 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    D. 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

 

查看答案

《孟子》有曰:“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密孔的渔网)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由这可知,孟子主张(  )

A. 政府不要干预百姓的生产生活    B. 鼓励农民按照农时辛勤劳动

C. 遵从规律发展生产充实百姓财富    D. 古代已经普遍形成环保意识

 

查看答案

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随之共振,并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

(1)在春秋战国这一重要社会转型时期,出现了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典型代表的两种思潮。体现这两种思潮的主要学派是什么?列举两派的思想主张。

(2)明末清初又是我国一个重要的社会转型期,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以顾炎武为例,列举其主要观点。

(3)17-18世纪是世界迈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为了建立近代民主政治,进步思想家们提出了哪些政治构想?对欧洲社会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查看答案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古希腊哪一学派的主张?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与材料二相比,人文主义有何新的发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