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

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 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 否定信仰上帝

C. 肯定王权高于教权

D. 挑战教会权威

 

D 【解析】 材料认为,宗教改革之前,天主教会垄断教义,具有绝对的权威。宗教改革后,人们绕开了教会,直接与“上帝”对话,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故选D;新教并非废除宗教仪式,而是简化宗教仪式,A错误;B项错误,宗教改革并非否定对上帝的信仰,而是否定教皇的权威;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学者伯里在《思想自由史》中指出:“消散中世纪的黑暗而为最后理性的解放者作预备的理智和社会运动于13世纪发端于意大利。”这场“社会运动”是指

A. 智者运动

B. 文艺复兴

C. 宗教改革

D. 启蒙运动

 

查看答案

(题文)“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但丁

D. 彼特拉克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

A. 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B. 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理性精神

C. 阻碍了古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 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查看答案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查看答案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知善知恶是良知”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