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 普罗泰格拉
B. 苏格拉底
C. 但丁
D. 彼特拉克
苏格拉底认为“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有思想力的人是认识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的这一认识
A. 代表了古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
B. 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注入理性精神
C. 阻碍了古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
D. 以理性主义为旗帜,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知善知恶是良知”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后期,正直清廉的思想家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下列主张属于他的是
A.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83年,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舍身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认为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指
A. 法家思想
B. 程朱理学
C. 王阳明心学
D. 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