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人文精神强调人的价值要受到尊重,即敬畏生命,尊重生命。下列观点与此相符的是( )
A. 人是会说话的工具 B. 存天理,灭人欲
C. 人是万物的尺度 D. 信奉圣经,献身上帝
“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
A.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 “知善知恶是良知”
C.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明朝后期,正直清廉的思想家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下列主张属于他的是
A.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83年,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舍身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认为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指
A. 法家思想
B. 程朱理学
C. 王阳明心学
D. 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
B.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
A. 孟子的“仁政”
B. 朱熹的“理学”
C. 王阳明的“心学”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