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后期,正直清廉的思想家李贽公开以“异端”自居。下列主张属于他的是
A.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B.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83年,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舍身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认为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指
A. 法家思想
B. 程朱理学
C. 王阳明心学
D. 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A. 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
B.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
C.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
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主张把自己的“心”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拒绝拜倒在圣贤的脚下,认为要想得到“良知”,不必去读圣贤经书。这句话反映的是
A. 孟子的“仁政”
B. 朱熹的“理学”
C. 王阳明的“心学”
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国际学术界认为,朱熹是孔、孟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孔、孟以后综合了新儒家思想,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人物。下列选项跟朱熹密切相关的是
A. 融合了佛教、道教、法家的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B. 提出“格物致知”,进而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 认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是天理,提出“天人合一”学说
D. 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
下列关于太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而兴办
B. 学习内容为儒学五经
C. 只有贵族官僚子弟方可入读太学
D. 使儒学地位大大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