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革命爆发后,革命者宣告:“这是旧政权和教权制度的结束,是军国主义、官僚主义、剥削制度、投机、垄断和特权这一切使无产阶级遭受奴役,使祖国遭受灾难和痛苦的东西的结束。”这场革命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法国大革命
C. 巴黎公社起义
D. 俄国二月革命
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时,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 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并且没有能鼓舞人的思想,按照俄罗斯人的精神气质,革命只能是极权主义的。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下列各项表述中,最符合别尔加耶夫这种观点的是( )
A. 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俄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B. 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C. 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D. 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设立国立大学,美国的大学分为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在最高水平的大学中,私立大学占主要位置。这局面反映了
A. 人民主权原则
B. 联邦制的原则
C. 三权分立原则
D. 自由平等原则
有学者在评论近代历史时说:“(在一定意义上说)皇权的存在并不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如果协调得当,皇权甚至可能会成为民主政治的保证力量。”由材料可知该学者
A. 对改良作为政治现代化途径的肯定
B. 认为君主专制与民主制度并非对立
C. 否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D. 排斥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制度
下图是 19 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及观点,他们( )

A. 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B. 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C. 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D. 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天津《益世报》曾刊文称:“四五年来农民知识渐有进步。例如匪祸前,农民不知国家为何物,更不知世界上尚有其他国家,今则知之;昔之认为须有皇帝以统治天下,至今则认为人民也可以管理国家;昔不知开会为何事,今则不但知之,且可选举委员,当主席。此外农民所知新名词亦不少。”使农民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影响 B.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D.农村根据地的创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