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曾用“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来评述西周某一政治制度,对其评述理解最准确的是
A. 西周政治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B. 宗法制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C. 宗法制实现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宗法制减少了天子的决策失误
西周初年,周天子封功臣姜尚于齐,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殷商后代微子于宋。这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山东省又称“齐鲁大地”,因其地理位置重要,我国古代各王朝都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了管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山东省为什么又称“齐鲁大地”。
(2)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体现了哪一朝代对山东省的管辖?从图中可看出它们各采取了什么行政管理制度?
(3)结合材料三说明元朝是如何加强对山东的管辖的。
(4)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有何积极作用?
唐代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完善的含义是( )
A. 中央机构设置的增加
B. 地方权力的进一步分散
C. 皇权的进一步加强
D. 中央各部门权力得以相互制约
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明太祖
A. 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
B. 废丞相,权分六部
C. 废行省,设三司
D. 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至此,我国先贤一直倡导的‘学而优则仕’得到了组织人事上的落实。”—《中国历代文官制度的演变轨迹》与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相对应的政治制度是
A. 世卿世禄制
B. 军功爵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