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作品属于现代主义的是( )
①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②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③梵·高的《向日葵》
④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A. 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题文)某史籍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皆侯矣。”对这一举措的解读正确的是
A. 背景:汉承秦制,加强中央集权
B. 内容:废除嫡长子继承王位的历史传统
C. 结果:尾大不掉,导致七国之乱
D. 意义: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
下文摘自中国某一时期的军事电文:“……匪盘踞赣闽于兹七载,东西南北四路围剿兵力达百 余万,此次任匪从容脱围已为惋惜,迨其进入湖南……沿五岭山脉西窜而来,广西首当其冲……”某一时期是指( )
A、太平天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9世纪中期,“原来的上帝观念最终彻底被打破,上帝从整个自然中被驱逐出去,代之以永恒的、必然的规律。可以说,从封闭世界到无限宇宙的历史过程……在他革命成功的时候,才得以完成。”材料指的是( )
A. 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把上帝从世俗中驱逐出去
B. 哥白尼的“日心说”把上帝从天文学领域驱逐出去
C. 牛顿的经典力学把神从无生命的领域中驱逐出去
D. 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把神从有生命的世界中彻底驱逐出去
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索与发现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能反映此观点的是
①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
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④拜伦的《唐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斯大林逝世之后,苏联领导人开始改革,但是史学界认为有一个时期“措施的政策取向却是朝着回归斯大林模式的路标运动的”。这个时期执政的应该是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契尔年科 D.戈尔巴乔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