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40年到1840年,在200年中,西方已经进入了这样一个时期:“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与此相比,同一时间里的中国却景物依旧:成千上万胼手胝足、转辗沟壑的小农背负着一代一代歌讴唐虞盛世、高谈名物考据或性心理义的士人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二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呈现出由“沉沦”到“上升”的发展过程,中国社会走出了一条“U”字形路线。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其基本特征是“沉沦”;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其基本特征是“上升”。在“沉沦”与“上升”中间有一个过渡期,就是“沉沦”的谷底、“上升”的起始时期。
结合材料回答:
(1)这一时期,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本质差异是什么?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20世纪初期是中国由“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时期,推动这一转变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 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B.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C. 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D. 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活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
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 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
C. 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 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C. 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D. 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
从革命性质分析,俄国革命实际上经历了三种革命:即发生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工业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以农民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的农民革命,发生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革命。最终,力量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据此判断,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
A. 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
C.推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
C. 突出了农村革命的主体地位
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爆发,当时,股票猛烈下跌,银行纷纷倒闭,工人大量失业,社会矛盾日益激化。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矛盾的症结,对此
A. 政府开始发动对外殖民扩张活动 B. 出现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C. 通过1832 年议会改革扩大政治权利 D. 逐渐建立社会福利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