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周王准备以上卿之礼赏赐管仲,管仲推辞说:“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若节春秋来承王命,何以礼焉?”这反映了

A. 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B. 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 贵族政治渐趋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C 【解析】从材料中的“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来看,分封制已经开始瓦解,贵族政治难以维持。从材料反映的管仲仍然存在等级观念来看,说明贵族政治只是表现出开始瓦解的趋势。故答案为C项。A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且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农民的实际负担,并不等同于政府的赋税征课额,历史上赋役历来就有“明税轻、暗税重,横征杂派无底洞”的弊病。这一弊病根源于

A. 专制王权之下法治精神的匮乏

B. 农耕经济时代小农经济的脆弱

C. 农业社会以农为本的经济理念

D. 传统文化重义轻利的价值追求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的儒学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着减弱。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请回答: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但是,它们却最终还是流行开来”这句话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并推动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分析所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思想家的话语:

A、民为贵、君为轻。B、施政要“仁义”“王道”并用C、知行合一。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材料三  董永卖身葬父,感动天地,并成就一段美好姻缘的故事,自西汉以来就在我国广为流传,并受到统治者推崇。世界上很多看过中国《天仙配》的人,都说这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体现。

材料四  “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B、C分别是谁?材料二的主张是谁提出的?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2)材料三故事的起源与西汉以来的什么伦理观念有关?该故事为什么能受到统治者推崇?

(3)材料四主张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他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4)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乎,贵且智者则乱,是以知尚贤之为政本也。

材料三  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材料四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自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楚其哀,冷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回答:

(1)各材料所提出的主张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2)为什么在同一问题上,当时社会出现各种不同主张?

(3)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当时影响最大?为什么?

(4)上面的哪种主张对后世影响最大?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炮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中国古代科技在东西方的不同地位表明

A. 火药和指南针的西传是中国跻身四大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

B. 科技在不同的领域和范围对人类所做的贡献是不同的

C. 科技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D. 科学和愚昧只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反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