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某国《20世纪20—40年代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比例表》(单位:%)它反映的史实最可能是
年份 | 生产资料 | 消费资料 |
1928 | 39.5 | 60.5 |
1932 | 53.4 | 46.6 |
1937 | 57.8 | 42.2 |
1940 | 61.2 | 38.8 |
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
B. 苏联——国家工业化迅速推进
C. 德国——采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D. 美国——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
1971年,英国失业率正在上升,失业人数超过100万,这个数字人民很难接受。新当选的保守党政府立即着手解决失业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更大程度上的通货膨胀。为解决上述问题,英国政府
A. 进一步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B. 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C. 加强政府对经济全面干预 D. 开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经济历史学家伯顿·福尔索姆认为,罗斯福所开创的新政,具有缺乏计划性、浪费性支出严重和为获取政治利益而投机的特点。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浪费性支出”提供有力依据的是
A. 兴办公共工程 B. 开展蓝鹰运动
C. 实行通货紧缩 D. 政府整顿银行
狄更斯描写了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这是个令人绝望的冬天。我们前面什么都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没有。”这表明了工业革命
A. 引发了社会的动荡
B. 使民众和政府的矛盾不断加深
C.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 导致经济和民众生活产生反差
荷兰向海外扩张的有力组织形式是独占贸易公司。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可以享受许多特权,甚至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这反映出荷兰殖民活动的特点是
A. 殖民侵略以海上掠夺为主
B. 建立垄断性的殖民贸易公司
C. 以政府为后盾,官商勾结
D. 商品输出与文化渗透相结合
阿梅斯托在《1492:那一年》中总结:“1492年那一年,不只基督教国度改头换面,整个世界也脱胎换骨。把过去分立的文明结合在一起,使名副其实的全球历史—真正的‘世界体系’成为可能。”下列对“那一年”论述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B. 将大西洋由屏障转变成了通道
C. 葡萄牙在新航路开辟中抢占了先机
D. 西班牙人寻找到了通往印度的航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