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告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

《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告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反对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B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孔子没有反对对饥民实施救助,而是将救助与君主德政联系起来,①错误,排除AD。孔子将救助与君主德政联系起来,显然将民生问题政治化,②正确。孔子认为不同的人的救助体现出的意义是不同的,显然认为谁去救助也是有等级之分的,这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③正确。救助能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但夹杂了等级观念和政治元素,所以用“充分”两个字不恰当,④错误,排除C。所以②③正确,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最深刻的科学革命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这两个理论的共同之处有

①突破了经典物理理论

②否定了传统狭隘观念

③论证了质能转换关系

④扩大了人类认识领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古希腊

A. 民主政治发达

B. 商品经济发达

C. 受东方文化影响

D. 人文主义思想盛行

 

查看答案

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 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查看答案

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

A. 《西游记》

B. 《红楼梦》

C. 《三国演义》

D. 《封神演义》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的傅山(1607~1684)在《训子帖》中说,在二十岁左右时,“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临摹),而不能略肖”,偶然得到赵孟頫的墨迹,“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1644年清朝入主中原后,他拒仕清朝,对赵孟頫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无骨”,开始临摹颜真卿……。据材料分析傅山对赵孟頫书法艺术评价不正确的

A. 赵孟頫出仕元朝导致他的书法艺术水平下降

B. 傅山的评价受时代变化、抗清情结、个人审美观的影响

C. 赵孟頫书体特征以行书见长

D. 赵孟頫前期书法特点圆转流丽,后期浅俗无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