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标准时间演变的部分历程统计表 标准时间发布者 标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近代标准时间演变的部分历程统计表

 

 

标准时间发布者

标准时间使用范围

19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

法国传教士在上海徐家汇建立了观测台,19世纪80年代这一观测台利用上海法租界内的信号塔开始报告正午时刻。

为通商口岸的外国船只服务,这一标准时间被称为“海岸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使用的是东经120度的时刻。

此后“海岸时”连续被铁路,航运、邮政、电报等行业采用,并延及京奉等铁路沿线和长江流城。

1918年始

北洋政府将全国划分为5个时区

以北京时定为标准时,全国使用

1929年始

国民政府以南京时为标准时,每天通过电报和广播发布,上海、天津、南京、北平等地的车站、码头、银行、机关及市区街道多设标准钟。

以南京时定为标准时,全国使用

 

 

中国近代标准时间的不断演变,从中折射出诸多的历史发展变迁,请你结合表格内容,从中选取一角度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示例一:中国近代标准时间的引入带有殖民色彩。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首先在租界使用,目的是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的需要;20世纪初,伴随着西方列强势力的扩张和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深入,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因此,中国标准时间的引入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带有殖民色彩。 示例二:中国近代标准时间引入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用于天文与航海,在通商口岸有一定影响。20世纪初标准时间用于铁路、航运、邮政等行业,影响到铁路沿线及长江流域等地的居民生活。民国年间,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标准时间的引入使用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示例三:中国标准时间的引入既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也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20世纪之前中国现代化程度较低,西方侵略者为满足在中国侵略方便的需要,先后有来华传教士提出在租界内使用,后有列强控制的中国政府部门——海关成为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可见中国标准时间的引入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20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与国际进一步接轨。标准时间的发布者变成国家,标准时间开始在全国范围使用,其影响已深入到大中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标准时间的引入使用对中国社会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示例四: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的传播由点及面、影响由弱到强。从发布者角度看:19世纪70年代是传教士,20世纪初是西方列强控制的海关,辛亥革命后依次变为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从传播地域看,由通商口岸、沿海大城市逐渐向内陆扩展。从使用范围看,首先为西方人在华活动服务,后逐渐应用于中国近代新兴的航运、铁路、工矿、通讯等行业,对民众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标准时间在近代中国逐渐被认可、使用。 【解析】 根据表格信息,从中国近代标准时间的引入的角度可分析得出论题:中国近代标准时间的引入带有殖民色彩。然后,从发布者角度看:19世纪70年代“海岸时”由来华传教士提出,使用范围是租界,以满足西方人在华活动的需要;20世纪初,列强控制下的清朝海关采用“海岸时”,适应了西方列强在华势力不断扩大的需要;总结得出:中国近代标准时间的引入是西方殖民扩张的产物,带有殖民色彩。其他论题,言之成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永佃权的产生是佃农长期斗争的结果。随着万历以来土地交易中的地租买卖现象日益普遍化和佃农转佃土地的合法化,到了清代,永佃制下佃农的各项权利义务关系已经非常完备了……他们可以随意转让、馈赠和出卖所佃得的土地,而业主无权过问。这种新型的租佃关系无疑对佃农的生活和命运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有耕种权的佃农无力耕种,而又“不敢懒惰、抛荒及私相授受”;另一方面,一些有能力耕种的人却又无田可耕,只有两相望“田”兴叹。永佃权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矛盾,它使更多的直接生产者加人到租佃关系中来,使更多的人借此获得了生存的机会。

—摘编自周荣:《永佃权与清代农民生活》,《史学月刊》2002年第4期。

材料二  中共中央1982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说它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是因为从整体来看,土地和主要生产资料仍然归集体所有,集体和农户保持着发包和承包的关系……说它是“新形式,是因为它冲破了旧的模式。首先,在经营管理上,实行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凡是能一家一户经营的,就一家一户经营,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在农村的社会化生产中,又有许多事情是仅靠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办不了的,例如兴修水利设施、大型农业机械的购置、大型科研项目的组织等等,这就需要加强“统一经营”的作用。其次,在产品的分配上,实行联产计酬,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就纠正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等弊病,真正贯彻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摘编自顾晓静:《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继承和发展》,《党史研究与教学》1993年第6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永佃权发展的原因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永佃权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何异同,并分析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下表是1947—1988美国各产业劳动力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年份

总就业人数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就业人数(万人)

就业人数(万人)

就业人数(万人)

1947

5127.5

1038.2

1554.5

2534.8

1970

8267.7

797.9

2556.4

4913.4

1985

10715.0

411.8

2786.6

7516.6

1988

11496.8

392.2

2892.3

8212.3

 

 

A. 国家干预经济渐趋加强

B.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C. 已消除经济危机影响

D. “新经济”出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查看答案

(题文)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体制”

A. 对斯大林模式有所冲击

B. 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

C. 完善巩固了斯大林模式

D. 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查看答案

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孔多塞,即使被通缉,躲藏在阁楼中,仍旧要把他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写下来。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中,科学研究将大规模、有组织地进行……法制同理性法则相一致,人人按理性行动,自尊和友爱的情感充分发展。这表明

A. 法国大革命即将获得胜利

B. 孔多塞思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C. 孔多塞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经艰难

 

查看答案

16世纪法国学者盖伊·柯克维尔认为:“罗马法不是我们的普通法,在法国不具有强制力,但它应被看成是理性。当宪法、我国国王的法令或法兰西的不成文法以及习惯法不能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当向罗马人制定的法律求助。”这反映了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国家宪法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提供法律援助

C. 理性思想影响西欧法制现代化

D. 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