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是1947—1988美国各产业劳动力分布情况,据此可知,当时美国
年份 | 总就业人数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就业人数(万人) | 就业人数(万人) | 就业人数(万人) | ||
1947 | 5127.5 | 1038.2 | 1554.5 | 2534.8 |
1970 | 8267.7 | 797.9 | 2556.4 | 4913.4 |
1985 | 10715.0 | 411.8 | 2786.6 | 7516.6 |
1988 | 11496.8 | 392.2 | 2892.3 | 8212.3 |
A. 国家干预经济渐趋加强
B.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促进经济发展
C. 已消除经济危机影响
D. “新经济”出现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题文)1966年苏联正式推行“新经济体制”,其中包括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国家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减少下达给企业的指令性计划指标,扩大企业支配利润的权限。由此可以看出“新经济体制”
A. 对斯大林模式有所冲击
B. 充分发挥了市场的主导作用
C. 完善巩固了斯大林模式
D. 放弃使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民议会议长孔多塞,即使被通缉,躲藏在阁楼中,仍旧要把他对未来社会的展望写下来。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中,科学研究将大规模、有组织地进行……法制同理性法则相一致,人人按理性行动,自尊和友爱的情感充分发展。这表明
A. 法国大革命即将获得胜利
B. 孔多塞思想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C. 孔多塞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D.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历经艰难
16世纪法国学者盖伊·柯克维尔认为:“罗马法不是我们的普通法,在法国不具有强制力,但它应被看成是理性。当宪法、我国国王的法令或法兰西的不成文法以及习惯法不能满足我们的时候,我们应当向罗马人制定的法律求助。”这反映了罗马法
A. 是近代欧洲国家宪法的基础
B. 为欧洲近代社会提供法律援助
C. 理性思想影响西欧法制现代化
D. 不断地改变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新词汇反映和记录了时代的变迁,下表为不同版本收录的部分新词汇。这主要反映了我国

A. 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
B. 私营经济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C. 经济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的历程
1942年四川农民上缴政府的粮食占每亩收获量的59.8%。在湖南滨湖10县每亩的上缴量达到了收获量的52.79%,云南也达到了49%,是1937年负担的5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人口和军事、政治重心的西迁
B. 日军对沦陷区大肆搜刮掠夺
C. 中国共产党鼓励农民交租交息
D. 国民党对中共进行经济封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