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一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
材料三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摘自《新唐书》
材料四 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什么选官制度?并概括选官标准和选官方式的演变。
(2)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
(3)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中,你能得出哪些启示?
梭伦改革的解负令、罗马万民法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
A. 都保护了自由民的私有财产
B. 都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C.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
D. 都扩大了统治基础
罗马法《学说汇纂》中记录这样一个案例:一人把洗衣人告上法庭,要求他赔偿自己被老鼠咬破的衣服的损失。原告说:“按照约定,衣服洗好后你应该妥善保管,事先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你应使用鼠夹和鼠药来预防鼠害,可是在你的店里甚至连一只猫都没有。”最后法官判定洗衣人要承担责任。这一案例体现了罗马法的原则是
A. 原告证据优先
B. 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
C.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该学者肯定了《十二铜表法》
A. 对私有财产的保护
B. 作为第一部成文法的价值
C. 对传统习惯法的整理汇编
D. 对贵族利益的维护
古希腊政治家伯利克里说:“一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男人,我们不说他是那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人,而干脆把他当作废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A. 雅典没有不参政的男人
B. 他鼓励公民积极参政
C. 雅典民主政治维护全雅典人的利益
D. 雅典民主政治是大多数人的民主
(题文)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属于公民范畴的“男人”是
A. 索斯丹男,33岁,武艺超群,因无钱给父母治病,被迫卖身为奴
B. 麦克卡男,28岁,满腹经纶,文武全才,来自波斯帝国,现暂住在雅典
C. 温杜德男,35岁,没有读过一天的书,大脑中度智障,居住在雅典的自由民
D. 艾梵德男,11岁,雅典自由民,公认的神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