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统计,1933年12月1日的《申报》广告,当日该报的30版(10版为增刊)中,29版登有广告,总数多达10条,许多广告占了版面1/4以上,甚至占了半版或全版。这说明当时
A. 报刊的时政新闻功能减弱
B. 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
C. 民众的社会心态日益开放
D. 广告已成报刊竞争主要方式
明朝福建巡抚许孚远上书说:“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禁商犹易,禁寇实难,此诚不可不亟为之虑。”据此可知,他的主张是
A. 开放海禁
B. 闭关锁国
C. 平定倭寇
D. 盐铁官营
中国历史上对女性审美的地域认知在南宋以前认同黄河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后认同长江流域为美女群体核心区。南宋以前高大丰硕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南宋以后纤小轻盈美的主流审美观与南方核心区人种吻合。中国古代女性审美认知的地域变化反映出
A. 社会经济区位的变迁
B. 封建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 各地区审美差异消除
D. 民族文化已逐渐统一
明末《沈氏农书》记载当地一句谚语:“当得穷,六月里骂长工。”意思是说,在农历六月的夏收夏种大忙季节,务必与长工搞好关系,否则长工闹起情绪来,这一年的收成就成问题了。这反映了当地
A. 人身依附关系日益松弛
B.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 租佃关系下地主的无奈
D. 传统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春秋前期,管仲采取“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都按田亩收税。其主要历史影响是( )
A. 加速了土地私有化 B. 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C. 抑制了土地的兼并 D. 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过去500年来,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了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移。第一次权力转移是西方世界的崛起。西方崛起的进程始于15世纪,到18世纪末期,这一进程大大加快了。……第二次权力转移是美国的崛起。它发生在19世纪行将结束之际。……美国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期,主导着全球经济、政治、科学和文化……
——《新闻周刊》主编法里德札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二 在过去的1/4世纪里,世界见证了不可思议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规模大约每10年就要翻一番,已经由1999年的31万亿美元飙升到2008年的62万亿美元。……那么“全球增长时代”的成因是什么呢?……它是政治、经济和技术这三大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新闻周刊》主编法里德?札卡利亚《后美国世界》
材料三 国防大学教授刘明福在《中国梦-后美国时代的大国思维与战略定位》中,讲中国大战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如何“自立于世界——生存战略;第二阶段是如何“融入世界——发展战略;第三阶段是如何“领先于世界——崛起战略;第四阶段是如何“领导世界——领袖战略。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在20世纪中期美国主导全球经济的表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促进“全球增长时代”的三大力量分别是指什么?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为“融入世界”采取了哪些战略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