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明确地表示,原始人才具有真正的道德,人类社会从古至今,是一个日益堕落的历史。由此,要享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权利”,就必须打破一切历史、文化造成的禁锢。据此可知
A. 卢梭强调自由平等是普世的价值 B. 卢梭思想具有破坏性的一面
C. 卢梭的思想更具民主性 D. 卢梭主张实行民主共和
卢梭认为“道德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外在的优雅得体虽使人们不再有不体面的罪恶,但“另外的罪恶却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科学进步可能加剧不平等,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科学理性和艺术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的”。他的这一观点
A. 符合当时学术界的普遍认知
B. 是对理性主义的反思和补充
C. 背叛了启蒙运动的核心主张
D. 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
“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的能力都十分相等,以致有时某人的体力虽然比另一人强,或是脑力比另一人敏捷;但这一切总和加在一起,也不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大到使这人能要求获得人家不能像他一样要求的任何利益,因为就体力而论,最弱的人运用密谋或者与其他处在同一危险下的人联合起来,就能具有足够的力量来杀死最强的人。”霍布斯这段话
A. 体现了人人平等 B. 凸显了社会契约
C. 诠释了人民主权 D. 强调了智力作用
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
A. 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B. 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C. 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D.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 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 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
C. 诱发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D. 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据此可知,马丁·路德主张
A. 教随国定原则
B. 强化教会权威
C. 信仰即可得救
D. 简化宗教礼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