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认为,在政治体制、生活行为以及日常观念等许多基本方面,即使释道两教极盛,也未能取代儒家的主导地位和支配作用,但在意识形态特别是哲学理论上释道却风靡数百年。该材料意在强调
A. 社会传统信仰改变
B. 儒学正统地位已动摇
C. 儒学自身存在不足
D. 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
唐代女服的主要特征为风华美丽、不拘一格、个性突出,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的绚丽开放,呈现一种内敛拘谨而又不乏淡雅精致的风格。这一变化反映
A. 理学的道德观念日渐普遍化
B. 宋代治国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C. 商品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
D. 工商市民阶层日益发展壮大
封禅大典是我国一种古老的礼仪,礼仪的执行者往往是封建帝王,但在唐高宗封禅泰山时,皇后武则天随行并参与祭拜。690年,武则天做了皇帝。这在本质上反映了
A. 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彻底改变 B. 武则天具有超强的能力和意志
C. 儒家思想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D. 唐代有不拘礼数的传统和风气
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
A.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
B. 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
C. 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
D. 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
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东汉末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当时社会对“君权神授”的尊崇
C. 儒家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
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
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 爱无差等
C.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 存天理,灭人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