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一个很高的程度。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学)家无从否定理学家增强了以后中国儒生的正直观念和坚决的态度……他们仍无法脱离一种被安排的环境,即一种大而无当的官僚组织治理一个大而无当的农民集团。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上学,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上学的因素,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以哲学形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宋明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赵志霞《浅谈宋明理学在儒学发展中的地位》

材料三  在当时文人看来,“这种文学形式”是“小道”,不是载道的工具、治国平天下的手段。但是,在诗歌走上“雅正”道路而较少表现纯粹的个人生活情感特别是男女恋情的情况下,它正是以其娱乐艺术的性质、不够堂皇正大却也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苏轼……作为士大夫集团的成员,比任何人都更敏感更深刻体会到强大的统治思想对个人的压制,而走向对一切既定价值准则的怀疑、厌倦与舍弃,努力从精神上寻找一条彻底解脱出世的途径

——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明理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三,概括宋代主流文学表达形式的特点,并分析该文学形式“兴旺”的主要原因。

 

(1)特点:理学压制人性(思想被束缚);中国理学服务于官僚体制;哲学化(思辨性);伦理道德为核心;佛道化。 影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2)特点:具有娱乐艺术性;形式自由活泼;趋于平民化。 原因:更能表达个人情感;更适合市民的需要;文人反抗统治思想的压制。 【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在这前提之下,他们的主静与主敬……宋朝的哲学家和他们无数的僚友全穿着中国官员之袍服,他们是官僚的教师”“ 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从理学的作用、发展、内涵等角度概括其特点。积极影响:结合所学,从理学对民族性格的养成、对社会稳定等角度概括。 (2) “特点”,根据材料信息“较少拘谨的地位,而弥补了诗的不足,获得意外的兴旺”。 “原因”,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重点把握住“商品经济发展,城市扩大,市民阶层壮大”等维度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

——《孟子·离娄上》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的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是郭沫若称颂哪位诗人而写一副对联?

A. 屈原

B. 辛弃疾

C. 杜甫

D. 李白

 

查看答案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称: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这反映了   

A.元代文学不为后世所重视     B.厚古薄今的观念影响深刻

C.士大夫对市民文化的排斥   D.八股取士抑制新文学形式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

A. 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

B. 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

C. 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

D. 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

 

查看答案

元代堪称中国戏曲黄金时代,后人评价元曲文而不晦”“俗而不俚”“明白如话这主要肯定元曲的艺术风格是

A. 以市民自然本色为主流    B. 以文人雅士抒情写志为主流

C. 体现凝重与沉郁的特征    D. 体现浪漫主义风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