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守仁听后对...

有一次,街上有两个人吵架,甲骂乙:“尔无天理!”乙骂甲:“尔欺心!”王守仁听后对弟子们说:你们好好听听,这是在讲学呢!弟子不明白,认为不过是相骂而已。王守仁解释说:他们讲“天理”“欺心”这不是讲学是什么呢?这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心学

A. 追求理论的大众化

B. 整治人心,挽救统治危机

C. 提倡“知行合一”

D. 赞成天人感应

 

A 【解析】 从题干中故事,两人在街头吵架,而吵架内容关乎“天理”“欺心”,这也是王阳明的心学内容,这个故事形象地说明宋明理学已经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反映的是心学追求理论大众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要整治人心,也没有反映出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的主张,天人感应是董仲舒的主张,故排除BCD三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据说,昼夜苦思的王阳明,终于在一个夜梦中豁然开朗,悟得“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的道理,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这从侧面说明王阳明“求理”的途径是

A. 圣人托梦

B. 内心自省

C. 行万里路

D. 读万卷书

 

查看答案

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 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 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 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查看答案

南宋朱熹说:“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思想

A. 主旨在于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B. 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观念

C. 与封建专制制度建立相适应

D. 反映了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查看答案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 儒学地位上升

B. 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 官立学校出现

D. 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查看答案

西汉宣帝年间曾发生一次日食,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以戒朕躬,是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宣帝的认识和做法体现了哪种主张

A.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 大一统

C. 天人感应

D. 君权神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