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选自某历史著作归纳的历史史实,这些史实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194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 | 90年代中国经济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
50年代和60年代大公司重新掌握日本经济 | 90年代后期印度和巴西的经济高速增长 |
1980-1987年大多数拉美国家收入下降 |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建立 |
1982年墨西哥拖欠国家债务 |
|
A. 美苏“冷战”
B. 世界政治多样化
C. 区域经济一体化
D. 经济全球化
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强调:“除非欧洲的各个部分在一个和谐的整体中协调一致,否则欧洲复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取得欧洲经济及军事的协调乃是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这说明
A. 欧洲统一符合美国利益
B. 美国马歇尔计划顺利实施
C. 欧洲市场威胁美国霸权
D. 美国创建北约以对抗苏联
1950年5月,法国外长罗伯特·舒曼提出的“舒曼计划”公诸于世:“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其目的在于
A. 顺利实施马歇尔计划
B. 为欧洲一体化奠定基础
C. 结束德国的分裂局面
D. 促进法国和德国的和解
1954年,日本《国民养老金法》规定养老金国家负担33.3%,余下的由雇主和雇员共同负担;70年代,积极发展劳动强度较低的第三产业以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厚生省、大藏省、劳动省分别主管老人福利、税收优惠和辅导就业。材料体现了日本
A. 为摆脱滞胀状态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B. 逐渐改革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政策
C. 成立专门机构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
D. 因为财政困境将养老问题推向社会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的演讲,强调“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复兴是美国提供援助的条件,并邀请所 有的欧洲国家予以合作,这一观念要求欧洲经济融为一体,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这表明“马歇尔计划”
A. 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B. 建立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 形成了战后世界经济秩序 D. 主导了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1930年3月,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1000万户农民退出农庄,据此可知
A. 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
B. 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
C. 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决策
D. 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