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苏俄政府规定:凡雇佣工人20名以下的小企业,不论是否已被国家接管,一律归还业主或者出租。到1922年底,私营企业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88.5%。据此可知苏俄
A. 改变了十月革命的奋斗目标
B. 致力于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
C. 资本家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 大力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991年,苏联一些经济学家制定了经济改革计划,计划指出:“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体制中实现的自由是基本的价值”,国家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对价格实行监督,反对通过行政方法提高价格。该计划反映出
A. 经济学家成为改革的主导力量
B. 物价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C. 经济改革领域出现过激的倾向
D. 新经济政策重新成为改革路径
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作为苏共中央审定的正式课本,认为斯大林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是完全正面意义的,是对十月革命所开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惟一正确选择。这种观点
A. 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的特色
B. 是对苏联社会主义实践的全面总结
C. 只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识
D. 体现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客观分析
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就美元贬值15%--20%的计划与英法进行协商,遭到英法的拒绝,但美国依然采取贬值政策,美元实际贬值达到41%。这说明
A. 美国开始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B. 经济危机加剧了美国通货膨胀
C. 各国为转嫁危机强化贸易壁垒
D. 尚未形成国际经济协调机制
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出这样的感概。”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教了它。”罗斯福在“挽救”美国的过程中
A. 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
B. 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C. 根除了危机发生的因素
D. 成功移植了计划经济模式
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
B. 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美国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D. 保存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