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反映的是1851年与1755年相比英国各类男性工人工资的增幅情况(1851年...

下表反映的是1851年与1755年相比英国各类男性工人工资的增幅情况(1851年=100),这表明英国

 

1755年

1851年

增幅%

农业工人

65.46

100

52.8

非熟练工人

47.54

100

110.3

熟练工人

56.29

100

77.7

白领阶层

23.93

100

178

所有工人

42.74

100

134

 

 

A. 经营方式改变

B. 贫富差距缩小

C. 产业结构变化

D. 消费水平提高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各类工人的工资增幅,体现不出经营方式的改变,故A项排除;从表格各类工人工资增幅相差较大,不能反映出贫富差距缩小,故B项排除;材料中农业工人工资增幅远小于工人,故反映出国家产业结构中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故C项正确;消费水平提高不是材料主旨,故D项排除。 【点晴】解题的关键是对表格数据的准确分析,也就是透过历史现象获取历史本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英国的伯明翰为印度提供斧头,为北美的土著居民提供战斧;向古巴及巴西运送铁链、手铐及铁颈圈,以供奴隶佩戴。这反映了伯明翰发展为大工业中心的主要因素在于

A. 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B. 资本原始积累的推动

C. 工场手工业技术水平高超

D. 唯利是图的精神追求

 

查看答案

“在重商主义时代,一个幽灵困扰着欧洲,这便是担心像西班牙一样因富于黄金,贫于生产,以及由可怕的贸易逆差而被毁灭。”这一认识客观上

A. 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

B. 推动了英国制造业发展

C. 促进了西欧的殖民扩张

D. 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查看答案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B. 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 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D. 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政体的确可以称为民主政体,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当法律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公正地调解人们的私人争端时,民主政体的优越性也就得到确认。

——伯利克里

材料二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再到伯利克里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1)材料一中的“多数人”是指哪些人?从政治、经济、地理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民主制确立的过程。你是如何理解古希腊民主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有变动的,只是迫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960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他为解决唐末五代地方割据的问题,从多个方面解决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材料三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哪些具体措施。每个朝代举1~2例即可。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解决中央和地方矛盾的。

(3)据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三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