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

我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候之制……

——《王国维遗书·殷商制度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中统、至元间……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统之。                             

                                                        ——《元史·百官志》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

 

(1)制度:宗法制和分封制 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2)制度:郡县制度、行省制度 共同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为后世沿用(或后世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特点: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或从血缘世袭到皇帝任免);地方管理制度不断创新发展;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越来越强。 【解析】 (1)制度:根据材料“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候之制”得出是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根据所学得出二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一个是内在血缘纽带,一个是外在政治表现。 (2)根据材料“废侯卫而为守宰”“ 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可得出是郡县制与行省制。影响:结合所学,从二者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等角度概括。 (3)结合三则材料的主旨可知,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再到行省制,体现了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同时从其影响的角度可得出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雅典城邦公民大会上,公民可以提议修改或废除旧法律、制定新法律;但若这种提议不能通过,提议人将被起诉,要受到非常严厉的处分。这表明

A. 公民大会只注重公民形式上的民主

B. 雅典人非常重视法律的稳定和权威

C. 雅典城邦的司法程序十分严肃缜密

D. 雅典公民的言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查看答案

克利斯提尼时期,每一部族选出501人组成501人的议会,以代替梭伦之400人议会。议员的任期为一年,其产生系由抽签而非票选,凡年满30岁而以往并未曾两次出任议员者均有资格。上述现象主要说明

A. 克利斯提尼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特权

B. 克利斯提尼改革否定了梭伦改革的原则

C. 雅典民主以短任期、轮流制为重要特征

D. 雅典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两种形式并存

 

查看答案

“雍正七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清人著的《军机处题名记》),材料说明设置军机房的目的

A. 为了加强对地方行政管理

B. 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传达旨意

C. 为了加强西北的边防

D. 加强皇权,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机构应是

A. 中书省

B. 内阁

C. 军机处

D. 礼部

 

查看答案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会导致“天下骚乱”.由此可知朱元璋废丞相主要是因为

A. 宰相胡惟庸乱政

B. 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C. 朱元璋性格多疑

D. 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