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

《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对唐朝这一制度表述正确的是

A. 中书省负责封驳审议职能

B. 三省宰相拥有最终决定权

C. 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

D. 分割相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省六部的确分工明确,也提高了办事效率,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门下负责封驳审议职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三省宰相不拥有最终决定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分割相权,加强了皇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贾谊·治安策一》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 推恩令    B. 察举制

C. 郡县制    D. 封国制

 

查看答案

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多至数十人。虽无职掌,谓之宿卫(近在皇帝身边),讲议朝政,奉诏治事。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下列对于该机构权力的理解准确的是

A. 以中朝御外朝,加强皇权

B. 参与机要,取代相权

C. 侍中掌控决策,位高权重

D. 废除丞相,皇权独揽

 

查看答案

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秦汉间是一大变局:“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起……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材料表明秦朝政治体制的影响是

A. 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 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

C. 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 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查看答案

“‘(某制度)所代表的新型国家之职’,‘正在使人人直属于国’。”这一制度指的是(  )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皇帝制 D. 郡县制

 

查看答案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