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发现美洲……给欧洲人送去了新世界的文明,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这一评价体现的史观有( )
①全球史观
②革命史观
③文明史观
④社会史观
⑤现代化史观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题文)历史上曾有过荷兰西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法国东印度公司等“公司”。对于这些“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新航路开辟后,西欧贵金属增加了3倍多,引起金银价格下跌,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这种现象
A. 沉重打击西欧的制造业 B. 导致西欧白银大量外流
C. 有利于增强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 D. 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
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
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题文)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
A. 商品经济发展 B. 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C. 专制主义强化 D. 科举录取人数太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