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如“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航路的受害者”等,其对应的分别是( )
A.荷兰、意大利 B.葡萄牙、英国
C.西班牙、意大利 D.意大利、法国
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这主要是因为
A. 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
B. 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
C. 古代中国不对外开放
D. 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题文)明代一老者说:“世人尽道读书好,只恐读书读不了!读书个个望公卿,几人能向金阶走?……农工商贾虽然贱,各务营生不辞倦。”这一观念的出现说明
A. 商品经济发展 B. 理学统治地位动摇
C. 专制主义强化 D. 科举录取人数太少
“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至“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难题在宋代基本得到解决
B. 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政策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 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 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某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小论文中频繁出现“厚来薄往”、“市舶使”、“十三行”等词,此小论文的研究对象应该是
A.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B. 古代繁荣的大城市
C. 自古频繁的中外交流
D. 古代发达的造船业
盛泽镇,……明初以村名,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迄今(乾隆)居民百倍与昔。绫绸之聚亦见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此类江南亦不止一地。上述材料表明( )
A. 乾隆皇帝支持手工业的发展 B. 明清江南工商业市镇发展
C. 棉纺织业发展超过丝织业 D. 江南手工业发展日益迅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