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对于人口迁移现象,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

(题文)对于人口迁移现象,美国学者E.S.Lee提出了系统的人口迁移理论——“推拉理论”,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从此地到彼地,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原居地的推力,二是迁入地的拉力”。20世纪80年代,我国掀起了向东南沿海移民的热潮,其拉力主要是

A. 东南沿海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小

B. 东南沿海靠近港澳台,便于发展经济

C. 东南沿海设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

D. 内地经济相对落后,就业机会较少

 

C 【解析】 试题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改革开放,在东南沿海设立经济特区,率先对外开放,故C项正确;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D项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如果不实行改革开放,就谈不上东南沿海的地理优势,所以C项决定B项,故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你们上了特区这条船,就不怕船翻了?”1981年第四季度广东、福建走私贩私愈演愈烈以来,改革者开始受到类似“忠告”。一位领导从深圳回来后说:除了五星红旗还在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了。这种声音的出现表明

A. 特区经济活动排斥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B. 广东、福建缺乏建立经济特区的优越条件

C. 设立经济特区意味着国家出现分裂的征兆

D. 改革开放初特区围绕姓“资”姓“社”出现问题

 

查看答案

1963年,经互会成员国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19%,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占12%;到20世纪80年代,与西方工业国的贸易占27%-33%,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占14%-17%.内部贸易占48%-52%。这一变化表明

A. 战后国际经济秩序完成重建

B. 东西方两大阵营关系趋向缓和

C. 经济全球化的障碍已经扫清

D. 经济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查看答案

1952年英国对华出口额为300万英镑,1953年上升为1030万英镑,1957年达到1200万英镑,1958年又增加一倍多,同时中国对英出口额也有大幅度增加。中英贸易迅速发展的背景是

A. 我国“一五”计划的推动

B. 中英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C. 我国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推动

 

查看答案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实行特殊物资统购统销政策,即统一管理机构、统一定价、统一收购、统一运输,还成立了贸易调整委员会来确保对特殊物资的管理,这一做法

A. 体现了国民党的经济独裁

B. 有利于缓和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 适应了特殊时期的需求

D. 直接推动官僚资本主义的崛起

 

查看答案

据《民国经济史》统计:“1932年政府颁布以国有化为主导的《铁道法》……自1935年上半年至1937年上半年,铁路营业收入从858万元增加到9190万元,支出则从5420万元减少到4690万元。但铁路债务却年有增加,从7742万元增加至95551万元;铁路员工从12.2万人增加至13.1万人。”这表明

A. 政府干预经济面临负面效应困局

B.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收效甚微

C. 抗战爆发制约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 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冲击官僚资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