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7年11月,上海进步报刊《民国日报》把十月革命后俄国的状况称为“乱况”“乱...

1917年11月,上海进步报刊《民国日报》把十月革命后俄国的状况称为“乱况”“乱事”,把布尔什维克党称为“乱党”“过激党”等,而到1918年6月17日,该报社论首次称俄国为“民主友邦”,称布尔什维克为“新派”。对这一变化,最合理的解释是

A. 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新思潮的传播

B. 布尔什维克倡导和平的外交政策

C. 国人对俄国十月革命道路的推崇

D. 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效显著

 

B 【解析】 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苏维埃政权实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导致材料中国人对十月革命后以及1918年认识的变化,故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时期思想传播不是导致材料现象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国人在俄国十月革命初期并不推崇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故C项错误;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属于经济方面表现,与材料中现象不符合,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领导人在解放战争某时期说:“我们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个战场。我们要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打出去挑的担子愈重,对全局愈有利。”当时

A. 中共准备进行战略反攻    B. 基本消灭了国民党主力

C. 解放长江以南准备就绪    D. 东北三省已经全部解放

 

查看答案

l944年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条例》规定“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能力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交之权”。这一举措的实施

A. 改变了农村原有土地制度    B. 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 彰显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D. 纠正了王明的“左”倾路线

 

查看答案

1938年10月,在进行了4个月之久的防御保卫战后,国民政府最高统帅部下令放弃武汉。当时一些西方人士认为,武汉的失陷于中国抗战无重大影响,因为“最伟大而又使人兴奋之事,实则中国尚生存;而继续抗战,胜利机会,已经确定”。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 实现了持久抗战的战略意图

B. 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

C. 获得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支持

D. 赢得了正面战场的主动权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时期,因女子参军而出现了女子国民军、女子北伐光复军、女子军事团、女子经武练习队等团体。与此同时,还涌现出了女子参政同盟会、女子参政同志会、中华女子共和协进会等团体。这表明

A. 国民政府重视对女性权利保护

B. 政治变革推动了社会风气变化

C. 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D. 社会转型期女性平等地位确立

 

查看答案

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幼雅园的儿童玩一种“打沉定远舰”的游戏;许乡报刊大肆制造战争舆论,宣传对清战争,日本天皇下达矛头指向中国的《造观语书》。据此可知

A. 中日关系的传统格局面临着挑战

B.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已成定局

C. 战争前夕中华民族意识尚未觉醒

D. 中日双方军事实力对比悬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