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列为中国近代以来留学路线示图: 19 世纪七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列为中国近代以来留学路线示图: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五四运动前后

詹天佑(1861 年—1919 年)。清政府出于“振兴计划”的需要,使欧美的长技为我所有,在

1872 官派学生赴美留美,詹天佑是其中之一,1878 年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 工程。回国后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

黄兴(1874 年—1916 年)。在 20 世纪初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革的大潮中,留学生无疑是 一群“弄潮儿”。1902 年,黄兴赴日本留学并创办了《游学译编》杂志,介绍西方资产阶 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革命历史,宣传民主革命和民族独立。

刘少奇(1898 年—1969 年)。1921 年夏,他赴俄进入莫斯科东方大学,系统学习马克思主 义理论,同年冬天,他由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此时的留学生沟通了马克思主义 文化与中国社会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据陈学徇《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 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观点:域外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论述:域外的工业技术、政治制度和思想经中国的海外留学生传到中国。这一传播促进了中 国社会的近代化,工业技术的传入推动了洋务运动进一步开展,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产生,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近代政治制度的传入使中国的政治近代化向前迈 进了一大步,君主立宪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思想的指引,爆发了辛亥革命, 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域外精神文化的传入,它 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促进了思想解放,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促进了新文化运动 的转向,为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国近代对外来文化的吸收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也随着时间的不断向前推 进而更新、演变。 (围绕其他观点及论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如:向西方学习地域范围不断拓展;中国向域 外学习由浅入深;留学是域外文化传入中国的重要纽带;留学生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 留学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等等。)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材料反映的信息很多,如域外文化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向西方学习地域范围不断拓展、中国向域外学习由浅入深、留学是域外文化传入中国的重要纽带、留学生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留学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等等。择一观点回答均可。阐述过程中要联系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做到史论结合,论述有据。实际上,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均与外国文化和学生留洋有关,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材料所述人物正好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有关,可以此为线索,阐述近代中国学生留洋带来的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乡村改造在英国从19世纪后期就开始了。城市的样板示范促使农村起来追随—英国还建立了专门的乡村保护协会。早期工业城市生活的不舒适性,让城市人向往乡村生活。始于19世纪下半叶的交通革命和通讯革命,对乡村改造起到了关键作用,城乡生活质量基本趋同。对乡村的改革也就随之变革,德、意等国则完全实施城乡一体化管理。随着工业化的进行,特别是随着第三产业的兴起,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寻找新的经济生长点,从20世纪后期起,欧洲农村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普遍兴起了旅游业。

——摘编自刘景华《农村城镇化:欧洲的经历和经验》

材料二  20世纪20年代,中国国势日衰,乡村更加衰败。进入30年代,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整个中国农村出现空前未有的危机,一些有识之士掀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著名实业家卢作孚在重庆北碚进行了“乡村现代化”的实验。在此创办了中国西部科学院,修建了四川第一条铁路——北川铁路,兴建工厂,开办银行,开通邮电,创办学校,建立农场。先后开辟出北温泉、小三峡等浏览区,使北碚的园林山水、历史文物得到很好的保护。卢作孚的北碚“乡村现代化”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整体上说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的中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据卢作孚《与民国乡村建设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乡村建设”各自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乡村改造”和中国的“乡村建设”的相同点。并指出二者结局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美国新当选总统特朗普明确反对“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自由贸易协定,并表示会对一些美国现在的主要贸易伙伴如中国和墨西哥征收高关税以促进美国国内工业和就业增长。这样会

A. 增加反经济全球化讨论

B. 使环太平洋国家普遍受益

C. 大幅增加美国贸易总量

D. 大大加快经济全球化速度

 

查看答案

至少三千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发明并应用一些牙齿清洁法,只不过同古代达官贵人才有私人浴室一样,牙齿的清洁程度是与社会阶层挂钩的。将牙膏首先批量生产、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销售、推广到普通大众的是美国的高露洁公司。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等级制度逐渐消失

B. 新科技发明的出现

C. 工业化生产的推广

D.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查看答案

1935年8月30日到31日夜间,苏联采煤工斯达汉诺夫利用老式风镐,创造了5小时45分采煤102吨的记录,超出当时普通定额的13倍,其本人成为全苏工人学习的榜样。这说明了

A. 苏联工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

B. 新经济政策获得民众广泛支持

C. 工业化建设中工人热情高涨

D. 苏联农业发展的速度相对缓慢

 

查看答案

美国1787年制完会议对宪法的批准程序进行变革,由《邦联条例》规定的所有州议会的一致批准,改为在州议会的建议下召开专门的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和批准新宪法,9个州批准就能生效。这一变革体现了最

A. 三权分立由理论到实践

B. 代议制与政党政治相结合

C. 州权和人民主权相结合

D. 联邦制与直接民主相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