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现象...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现象。1941年4月,苏联驻纽约的情报机构向国内报告,西方最著名的物理学家正在谈论铀具有的巨大军事意义。其后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库尔恰托夫被任命为发展核计划的学术负责人。1943年4月,来自全苏的著名专家开始了研制工作。

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斯大林对库尔恰托夫说:请说出您需要的一切帮助,您不会遭到拒绝的。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

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达数十万之多。一位参与者写道: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其次,是内心的感觉,即击败法西斯德国后,我们同最强大敌人的对抗仍没有结束。1949年8月,苏联第一枚原子弹试爆成功。

——摘编自(俄)亚   菲利波夫《俄罗斯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制定和实施原子武器研制计划的背景。(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苏联原子武器研制成功的条件和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积极作用。(10分)

 

(1)西方制定并实施发展原子武器计划;战争后期盟国内部矛盾显现;美国垄断原子弹;冷战氛围逐渐加强,危机意识强烈。(5分) (2)条件:具有相关科学研究基础;国家高度重视,设有专门领导和研究机构;举全国之力研制。(5分) 积极作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核战争的发生;巩固了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地位,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5分) 【解析】 试题(1)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象”,一个事物的产生基础是有科学理论的发现。其次我们要分别从政治背景的角度去考虑,在针对政治背景的分析中要注意结合当时的自身背景和外部环境来分析,这样就可以达到分析全面的效果,不至于遗漏。“1945年8月,苏联国防委员会通过决议,着手研制原子武器,以打破美国的垄断”,可总结外部环境是美国垄断原子弹。结合教材分析,结合冷战即将爆发的史实分析出此时苏联经济紧张,外部受到美国的核威胁,因此发展核武器是非常必要的。 (2)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与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历史条件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来回答,从“早在1910年,俄国科学家就发现了放射性象”,可知是理论上成熟;从“苏联部长会议成立了直属部长会议的管理总局负责研制工作”,可知条件是国家高度重视,政府大力支持;从“我们能够团结一致,首先是给我们提供了相当优越的科学工作条件”,可知人民极其拥护。历史意义要分为自身意义和世界意义两个方面。自身的意义主要是维护了自身的安全,世界性意义就是打破美国和垄断,有利于世界格局的稳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历史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责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外内》

材料二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1)指出材料一表达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反映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并概括指出采取这一措施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我国钱币自商代起源后,钱币形态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

 

阶段

时间

特征

钱币萌芽

商朝晚期到春秋初期

形态上比较原始;开启后世铜铸币先河;没有出现文字

纪地钱币

春秋初年到战国晚期

钱币上出现文字,以纪地为主;种类进一步增多;钱币的标准化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出现圆形化趋势

铢两钱币

秦统一到唐中期

由纪地变为纪重;钱币的形制初步统一;出现具有高级铸币形态性质的年号钱币;大小钱币的兑换进一步明确

年号钱币

唐中期到清朝覆灭

钱币的质地多样,宋朝出现纸币,明清时期以银为主;少数民族铸币深受汉族铸币的影响;对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影响

 

 

——摘录自张宏明《钱币》

提取材料中关于钱币的任意一项历史信息,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yi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节,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皆积善承德之效也。……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淚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来自《汉书·董仲舒传》

臣闻人主所以制天下之事者,本乎一心,而心之所主又有天理、人欲之异,二者一分,而公私邪正之途利类,盖天理者,此心之本然,循之则其心公而且正;人欲者,此心之疾我,循之则其心私而且邪,故天下事有大根本,有小根本,正君心走大本。

——朱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并概括这种机制在当时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董仲舒、朱熹二人加强和制约君权主张上的不同,并分析形成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辨析史料接近历史真相。研读以下资料得出的结论最为合理的是

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的汉代遗址和墓葬中发现了西汉纸的残片。

《后汉书蔡伦传》载:(蔡)伦乃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A. 造纸术诞生于西汉

B. 纸是两汉时期唯一的书写用品

C. 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 汉代是造纸术发明的重要阶段

 

查看答案

清代学者顾公燮在《消夏闲记摘抄》中提出:“有千万人之奢华,即有千万人之生理。若欲变千万人之奢华而返于淳,必将使千万人之生理几于绝,此天地间损益流通,不可转移之局也。这反映出

A. 重农抑商思想的改变    B. 市民缺乏人文精神

C. 工商业者的价值取向    D. 社会财富分配不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