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际上,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在国内,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尼克松结束了遏制政策,转而采取一项新政策,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在这样一种“新颖”的外交格局中,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来,苏联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面对严峻的安全形势,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这种战略调整的核心内容就是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避免两面作战的危险局面。毛泽东多次表明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全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他在1973年2月在会见基辛格时说:我们两家出于需要,所以就这样,把两只手握在一起。1975年12月,毛泽东在会见美国总统福特时也指出,中美联合对付苏联是君子协定。

——摘编自《中美关系缓和的多角度分析》

(1)根据材料一,说明尼克松政府主动与中国改善关系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关系缓和对中国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谈谈你的认识。

 

(1)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日本的竞争;美国国内的呼声;利用中国遏制苏联;维护美国霸主地位。 (2)影响: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中美对抗;实现了中国对外的战略调整;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 (3)认识: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外交政策;超越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分歧,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要坚持求同存异);对分歧与矛盾,要加强沟通、对话;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解析】 (1)原因:根据“中国的核国家地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承认”得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根据“日本崛起为美国经济的竞争者”得出日本的竞争;根据“自由派政治家和学者普遍呼吁重新评估对华政策,商界人士强烈渴望开展对华贸易”得出美国国内的呼声;根据“让中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以便更容易地遏制苏联”得出利用中国遏制苏联;根据“美国将独占鳌头,扮演世界领导者的角色”得出维护美国霸主地位。 (2)影响:根据“毛泽东多次表命中国安全形势的变化和安会战略的调整是导致中美两国接近的最重要原因”得出结束了长期以来的中美对抗;根据“中国必须调整自己的安全战略”得出实现了中国对外的战略调整;根据“通过缓和中美关系来对抗苏联的威胁”得出遏制了苏联对中国的威胁;根据所学可知,中美关系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国家建交高潮的出现。 (3)认识:综合材料,可从与时俱进适时调整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要加强沟通对话和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等角度分析解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05年的一首歌谣中唱道:“卢沟桥,汉口岸,消息流通流不断,快马如飞轻舟似叶,哪及火轮一寸铁,祝我帝国好好好,祝我铁路早早早,一时勤劳百世安,从今不歌行路难。”这首歌谣反映了

A. 通信工具飞速发展带来的便捷

B. 交通工具的进步加速了社会交流

C. 卢汉铁路巩固了清王朝的统治

D. 出行难的问题已经得到完全解决

 

查看答案

1918年夏,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时下衣服,实为不成体统,不堪寓目者。女衫手臂则露出1尺左右,女裤则吊高至1尺有余,及至暑天,内则穿衣粉红洋纱背心,面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几至肌肉尽露。”这表明当时的上海

A. 道德沦丧世风日下

B. 中西观念存在冲突

C. 西方服饰普遍盛行

D. 政府禁止服饰西化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地区资源丰富。在20世纪80年代的对外开放过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将该地区开辟为

A. 经济特区

B. 经济技术开发区

C. 沿海经济开放区

D. 自由贸易试验区

 

查看答案

1980年12月11日,卖纽扣的19岁温州姑娘章华妹,如愿以偿地从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到了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一一工商证字第10101号,成为了中国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她本人则成为了“中国第一个工商个体户”。这反映出当时我国

A. 单一所有制结构己发生变化

B.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

D. 公有制经济逐步失去主体地位

 

查看答案

下列是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情况表

比重年份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9%

7.3%

0%

7.1%

 

 

上述数据表明,我国三大改造的完成

A. 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

B. 使新中国重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C. 初步建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D. 未能使公有制经济居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