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

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

A. 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

B. 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

C. 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

D. 维系世界政治格局稳定

 

B 【解析】 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并结合所学可知,决定国家关系的根本因素是国家利益,因此美苏冷战实质是国家利益的争夺,B项正确;根据材料“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可得知,美苏冷战之中有意识形态的体现,但意识形态的分歧实质是国家利益,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争夺的不均衡性,故排除C项;根据材料“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说明美苏两国的争斗是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的传统的大国行为,并非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稳定,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48~1949年夏,英、法、美等国通过各自渠道同中国共产党接触,试探与将要成立的新政府建立某种形式的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中共中央考虑:不接受足以束缚手脚的条件;可以采用积极办法争取这些国家承认;也可以等一等,不急于争取这些国家的承认。这反映出

A. 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西方国家放弃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支持

C. 中国突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

D. 新政府不急于获取国际支持

 

查看答案

有学者说,1954年宪法“既不是一部《共同纲领》那样的新民主主义类型宪法,也不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这是因为此宪法

A. 修正了《共同纲领》的基本原则

B. 缺乏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C. 坚持了对私营工商业经济的保护

D. 体现了社会转型过渡性

 

查看答案

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

C. 十月革命后俄国应重点发展生产力

D. 社会主义革命须依靠资产阶级

 

查看答案

《卿云曲》曾被选为中华民国的国歌,歌词为:“卿云烂兮,漫漫兮,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简短的歌词颂扬了辛亥革命

A. 结束君主专制制度的伟大功绩

B. 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的巨大成就

C. 推动社会生活习俗的迅速进步

D. 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荣光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的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政治机制。”作者认为美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在于

A. 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的分权制衡

B. 联邦政府内部三权间的分权制衡

C. 设立两院对立法权进行再度分割

D. 体现了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