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九十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在1919、1949、1979和2009年谱写的历史乐章的主题分别是
A.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崛起、民族振兴
B. 民族觉醒、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崛起
C. 民族觉醒、民族独立、民族振兴、民族崛起
D. 民族振兴、民族独立、民族觉醒、民族崛起
以下为不同年代《人民日报》国庆头版上的部分标题。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形势一片大好
②叶剑英委员长进一步阐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③为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远大目标而奋斗④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闭幕
A. ①④②③ B. ③①④②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①②
下面的宣传画中,有“大麦穗、大玉米,运到北京去见毛主席”等文字。读图判断,该宣传画可能创作于

A. “一五”计划时 B. 大跃进运动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新时期
近代薛福成认为:“夫事之艰于谋始者理也,而人之笃于私计者情也。今夫市廛之内,商旅非无折阅,而挟赀而往者踵相接,何也?以人人欲济其私也。惟人人欲济其私,而无损公家之帑项,而终为公家之大利。”材料反映他的意图是
A. 强调自私谋利是合理的现象
B. 认为人济其私最终有利国家
C. 批判束缚思想的传统义利观
D. 肯定和鼓励私人发展工商业
(题文)宋代大部分地区通行用铜钱,四川则使用铁钱,山西、陕西两地是以铜钱、铁钱并用,广东是兼用金银。这表明宋代( )
A. 中央集权体制的削弱 B. 货币流通具有区域特色
C. 商品经济发展不平衡 D. 货币供给数量的有限性
唐朝诗人王建在《汴路即事》中写道:“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下列有关唐代“草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有的乡村集市渐成地方商业中心 B. 其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
C. 使用纸币“交子”进行贸易活动 D. 设有会馆这一商人活动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