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郡有郡守、郡尉等,分掌政治、军事、监察之权。县分大小,万户以上设县令,万户以下设县长。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材料一反映了西汉初年的哪些政治制度?这些制度源于哪个朝代?

材料二 唐朝三省制度若给予充分地运作,尤其门下省封驳权的发挥,对皇权的确可产生相当程度的制衡作用。但玄宗即位后,仍沿续武则天以来的政策,侧重中书省权责,开元十一年(723年),进而改政事堂(宰相议政之所)为“中书门下”,将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为一体,简化了中枢机构的决策程序,无形中使相权更加弱化,相对有利于皇权的运作。

——摘编自高明士等著《隋唐五代史》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运行中的哪一对矛盾?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中所涉及的制度的历史作用。

材料三 (唐太宗李世民)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五代·王定保《唐摭(zhí)言》卷一

(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时期的哪种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种制度的积极意义。

 

(1)反映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 源于:秦朝。 (2)君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三省六部制的历史作用: A、分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独尊。 B、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办事效率。 C、有助于防止宰相擅权。 D、有助于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 (3)反映了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A、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将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中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科举制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D、严格的考试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解析】 (1)反映了:根据“刘邦接受了皇帝的称号,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地方行政系统仍是郡、县、乡、亭、里”得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源于:根据所学可知,西汉初期沿用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2)根据“无形中使相权更加弱化,相对有利于皇权的运作”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君权(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根据“唐朝三省制度”可知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历史作用,结合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的作用回答即可。 (3)根据“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可知材料三反映的是唐朝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可从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促成社会重学风气和体现社会公平公正等角度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

A. 皇帝制度

B. 司法陪审制

C. 完备法典

D. 陶片放逐法

 

查看答案

在《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中,妇女的地位有所提高,《查士丁尼法学总论》中也清晰地表达了奴隶制违背自然法的观点。这表明罗马法(   )

A. 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完全平等

B. 随着时代发展,体现了一定的理性精神

C. 使得女权得到有效伸张

D. 强调天赋人权原则

 

查看答案

古罗马法律规定:对能证明自己因贫穷而确实无力教养儿女的父母,立即给予足够的补助。这反映了古罗马(   )

A. 保障帝国境内所有人的利益

B. 注重缓和社会矛盾

C. 建立了非常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

D. 习惯法的陋习被废除

 

查看答案

《十二铜表法》出现后,罗马共和国逐渐形成了公民法体系,以下对罗马公民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主要用于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

B. 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

C. 公民法赋予了罗马公民一些基本的政治权利

D. 罗马帝国时期,公民法仍然在罗马法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查看答案

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 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B. 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 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D. 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