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华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

中华工农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选举范围与选举办法上,剥削阶级及其代理人和家属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选举条例》规定,凡居住在边区境内的人民,年满18岁,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A.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B. 国共两党彻底结束了敌对

C.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D. 日本无条件投降

 

C 【解析】 国民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在国民革命时期,将矛头指向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所以与故A项错误;国共两党阶级利益不同,不可能彻底结束敌对,排除B;该政策有利于推进抗日根据地民主化进程,有利于调动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从而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C正确。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中日民族矛盾为主变为国内阶级矛盾为主,与材料“不分阶级、党派、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和文化程度的差别,都有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不符,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反映了1928—1930年工人党员占全体党员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党员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

B. 党的工作重心的转变

C. 党的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

D. 党员呈稳步发展态势

 

查看答案

(题文)1927年《大公报》发表社评,“国民党人习闻宣传之法,稍稍习之,颇奏奇效”;北方军阀针锋相对,印发各类“讨赤”歌、“讨赤”文、“讨赤”画,因通俗易懂,可能比南方“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之类的口号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材料主要反映了国民革命时期:

A. 舆论宣传左右战争进程

B. 社会群众思想愚昧无知

C. 南北双方重视舆论宣传

D. 反帝口号脱离群众认知

 

查看答案

《论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一文中提出••“五四运动才唤醒民众,使他们觉悟到封建社会的 毒,觉悟到挽救危亡,必须民众自己努力更生,而努力更生必从思想教育做起。辛亥革命只 是政治的革命,五四运动才是思想革命的先声。”“思想革命的先声指的是

A. 推翻了封建制度与促进思想解放    B. 促进了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

C. 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    D. 使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查看答案

1912年颁发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宪政史上的里程碑,但却为后人诟病。“因人设法”的做法根本上违背了宪政本意,对此后北洋军阀视宪法为儿戏起到了不好的示例作用。这种评价主要基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强烈的排满色彩

B. 缺乏明确反帝要求

C. 明显的限袁倾向

D. 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是清末漫画《官场之活剧(廿三)捕风捉影》,它表明

A. 革命成为时代潮流

B. 青年学生成为革命主力

C. 清廷统治岌岌可危

D. 革命党人广泛发动群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