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题文)下图是清末漫画《官场之活剧(廿三)捕风捉影》,它表明 A. 革命成为时代...

(题文)下图是清末漫画《官场之活剧(廿三)捕风捉影》,它表明

A. 革命成为时代潮流

B. 青年学生成为革命主力

C. 清廷统治岌岌可危

D. 革命党人广泛发动群众

 

C 【解析】材料“清末”“《官场之活剧(廿三)捕风捉影》”体现出当时清政府统治状况,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清朝统治末期的危机,故C项正确;材料中无体现出革命成为主流,故A项排除;B项是指五四运动,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革命党人没有广泛发动群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人密迪乐向太平天国将领提出进行鸦片贸易的主张,遭到严厉拒绝。后英国特使又就《南京条约》中的“条约权利”向太平天国提出要求,被置之不理。这说明太平天国领导者

A. 认清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质

B. 具有朴素的独立自主思想

C. 反侵略成为运动的主要目标

D. 初步形成了近代外交理念

 

查看答案

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 洋务运动之后

D.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查看答案

1861年,清政府设立了处理各国事务的总理衙门;1864年,清政府翻译出版了有关国际法的教科书;1873年,清帝接见外国外交官时准予免行叩拜礼;1876年以后向外国派驻了外交使团。这反映了

A. 清政府已被西方国家控制

B. 清廷崇洋媚外心理较严重

C. 传统外交造成观念的落后

D. 中国外交逐渐步入近代化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 )

A. 英方诋毁中国民众 B. 民众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思想

C. 英军发展海外贸易 D. 民众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

 

查看答案

(题文)明末清初,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的实学兴起,追求匡时济世、通经致用。晚清实学以曾国藩为代表,主张在固守圣人之道的前提下,学习西方技术,建立近代工业。这反映了实学

A. 强调人与人的关系和等级,是社会变革的产物

B. 迎合统治者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的需求

C. 融合佛、道思想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新儒学

D. 摈弃“空谈”,强调“经世致用”,并与时俱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