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

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折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隆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腾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 这表明

A.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冲击传统经济结构

B. 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丧失工业化契机

C. 政府力图缩小丝织品出口以满足民间需要

D. 重农抑商思想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

 

C 【解析】 根据材料“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腾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可知政府力图缩小丝织品出口以满足民间需要,C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冲击传统经济结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而是强调政府力图缩小丝织品出口以满足民间需要,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思想,也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思想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清初,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对有关“封建”问题的讨论,寓以了新的意涵。“新的意涵”是

A. 提倡经世致用    B. 反对君主专制    C. 批判宋明理学    D. 追求个性解放

 

查看答案

据明李乐《见闻杂记》记载:湖州府乌青镇“里中有中人之家,贷钱开油饼坊,其雇工人与市上一人剧饮而醉相殴,雇工人推其人堕水死,主不知也。事闻于官,官不诘责下手之人,主人费六七十金,半偿死者之家,半赂衙门人,事竟得寝。”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 明清社会治安混乱和官场腐败    B. 司法不公加剧社会动荡

C. 雇佣关系下仍有人身隶属关系    D. 资本主义萌芽潜滋暗长

 

查看答案

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即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 士族丧失政治特权    B. 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

C. 冗官问题日益严重    D. 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

 

查看答案

唐文宗太和九年(835年),东川节度使冯宿奏请“禁断(私人)印历日版”,因为在剑南、淮南道等地“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有乖敬授之道”。此举的目的是

A. 加强政府思想控制

B. 维护中央统治权威

C. 垄断雕版印刷技术

D. 抑制民间商业活动

 

查看答案

据《石林燕语》记载:“唐翰林院在银台之北。乾封以后,刘袆之、元万顷之徒,时宣召草制(皇帝的命令)其间,因名‘北门学士’”。“北门学士”主要分了哪一机构之权

A. 中书省    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枢密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