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

隋初,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宰相高颎主张由政府将民户统一划定不同的户等,规定各自应负担的赋役数目,并使之低于豪强地主对依附农民的剥削量。该主张有利于

A. 土地兼并的缓解

B. 消除地方割据基础

C. 自耕农队伍壮大

D. 催生新的社会阶层

 

C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该主张使许多原来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他们,向官府申报户口,纳税服役,成为国家的编户,壮大自耕农队伍,C项正确。该主张的实施主要是针对地方官吏在征派时的作弊行为,增加国家税收,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B项中“消除”的说法错误,排除。该做法使得国家财政收入增加,赋役的来源扩大,削弱了豪强地主的经济实力,并没有催生新的社会阶层,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更赋,汉制,成年男子均须为政府服徭役,共有三种,即正卒、戍边、更卒。更卒之役是每人每年须在本地为地方官府服一个月的无偿劳役。如不愿或不能亲身服役者,可出一定量的钱交官府雇人代替;而所出之钱,即谓之更赋。更赋的实行

A. 有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 成为政府敛财的主要手段

C. 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达    D. 促进了汉初经济逐渐恢复

 

查看答案

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学观点是

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C.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D.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查看答案

战国时期,除儒、墨显学之外,还有道、法、阴阳等家,甚至一家之内也不断地再分化为小的宗派,如“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各家都抱着“以其学易天下”为宗旨,各国君主对各家也是“兼而礼之”。上述现象反映出

A. 礼乐制度分崩离析    B. 学术适应现实政治需要

C. 士人阶层日益崛起    D. 百家争鸣局面异彩纷呈

 

查看答案

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更是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巴达作为希腊最大的城邦,其面积也不过相当于今天北京市的一半,而雅典面积相当于北京市的1/7,其他小邦则仅相当于中国一个乡镇的大小。在如此狭小的国土上,每一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各邦之间一般是平等的邻邦关系。

材料二  “……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所有公职人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制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三  “……是通过抽签从数个部落中各选数十人组成的。每数十人为一组轮流执政,处理一些日常事务。”

(1)根据材料一能得出希腊城邦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三这些描述,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

(3)根据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过程?

 

 

查看答案

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

材料二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寡人”是谁?他在中央和地方推行哪些政治制度?

(2)材料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4)根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何时设立军机处设立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