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
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
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
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
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恰通透。”这段话提倡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 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
B. 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C. 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
D. 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 )
A. “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 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
A. “仁政”学说 B. “天人感应”学说
C. 理学思想 D. “经世致用”思想
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先秦儒学以个人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 汉代儒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 儒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发展演变
D. 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