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恰通透。”这段话提倡

A. 格物致知

B. 发明本心

C. 知行合一

D. 致良知

 

A 【解析】 试题题干反映的是理学家程颐和朱熹的说法,所谓格物致知,就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深入细致的探究,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对我们学习的启发是:首先在脚踏实地、认真学习每一个具体的知识,然后才能融会贯通,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水平。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都属于心学家的主张,强调内心的修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这一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 提出君权神授,强调尊君

B. 将儒家伦理提升到“天理”的高度

C. 继承德治主张,强调民本思想

D. 形成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查看答案

当读到:条件一:科举产生的士大夫,注重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条件二:学堂上老师带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由此判断得出的正确答案( )

A. “百家争鸣时儒学已成为蔚然大宗

B. 西汉对儒学的推广和太学的兴办

C. 宋明理学对儒学的发展

D. 明清之际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

 

查看答案

《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体现的忠义思想,来自儒家思想中的 ( )

A. “仁政学说 B. “天人感应学说

C. 理学思想 D. “经世致用思想

 

查看答案

钱穆先生在《先秦儒至汉儒的流变》一文中说:“汉儒乃一代之新儒,以传经言治为业,与先秦诸儒之以明道作人为唱者,畸轻畸重之间有不同。先秦儒在汉儒心目中,亦属百家言。汉儒传经,乃即所谓王官之,一则主张于朝廷,一则兴起于田野,其为不同,显然可知。”对于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 先秦儒学以个人道德规范为追求目标

B. 汉代儒以传经治道为自身的政治理想

C. 儒逐渐由民间思想向官方哲发展演变

D. 汉儒抛弃了先秦儒对个人修为的关注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统治者宣扬“敬天、法祖、忠君、保民”,汉朝以后“以孝治天下”逐渐成为贯彻两千年帝制社会的治国纲领。这表明

A. 儒学正统坚不可摧

B. 政治与伦理相结合

C. 君主皆为道德楷模

D. 宗法制度得以延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