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

江南制造总局是个十足的封建衙门。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有些洋匠不懂技术,招摇撞骗,因造不出火药,竟称“中国天气异于外国,与造此药不宜”。这表明,洋务企业

A. 管理体系逐步完善

B. 过度依赖西方技术

C. 逐渐成为外资企业

D. 所雇洋匠皆为外行

 

B 【解析】 材料信息“管理者是以督办为首的一群大大小小的官吏。 他们对军器制造一窍不通”说明洋务企业管理极为不完善,故A项错误;“一切生产技术大权都操纵于洋人手中”说明洋务企业过渡依赖西方技术,故B项正确;洋务企业是中国人采用机器生产经营的近代企业,故C项错误;“有些洋匠不懂技术”不代表所有洋匠都为外行,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晚明文献记载:“今诸夷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贵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材料表明当时

A. 闭关政策遭到内部质疑

B. “海禁”政策出现较大松动

C. “天朝上国”地位发生动摇

D. 传统对外政策弊端显现

 

查看答案

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A. 农本思想被否定

B. 重商主义盛行

C. 传统义利观废弛

D. 抑商观念削弱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查看答案

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

A. 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

B. 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

C. 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

D. 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查看答案

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B. 丝织业发展迅速

C.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

D. 经济重心南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