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 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 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 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 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中的“圆”“直线”“正方形”“倍”等定义和农业有关,杠杆原理、机械制造等和手工业有关,这是先秦时期劳动人民在农业、手工业等领域总结的劳动成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反映,故C项正确;墨子的科技成就是墨家独有的,没有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传统科技一直就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故B项错误;墨家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其成就体现不出贵族阶层的旨趣,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所编的《春秋》在遣词用字方面非常讲究,如鲁君遇“弑”者有四人(隐、闵、子般、子恶),被戕于外者一人(桓公),《春秋》对此或书以“薨”,或书以“卒”。这种表述体现了

A. 孔子的价值评判

B. 记载历史的客观性

C. 《春秋》旨在叙事

D. 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查看答案

在商、西周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士”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 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 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 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 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查看答案

盖儒学既为“国学”,也就成了仕途的“敲门砖”,则功成名就者自有官方的俸禄赖为供养,因此自然就懒于进取和教化。而后进学者一心钻研仕途,更无心于教化了。这实在是儒学的悲剧,也是一切官方学说的悲剧:一种思想一旦列为官方哲学,则必然没落、僵化,对此亦不妨借今证古。一切官方哲学,无论其如何鼓吹,最终都免不了被人民唾弃的命运。以下对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A. 儒学的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B. 主流思想不一定是思想主流

C. 所有的官方哲学都会遭到人民的唾弃

D. 儒学成为了人们进仕的唯一途径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东晋至唐代有关佛教思想的记述。据此可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 佛教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

B. 儒学思想体系日渐完善

C. 佛教思想的中国化倾向明显

D. 儒佛道三教合一已出现

 

查看答案

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 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B. 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 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 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