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
国别 | 人物 | 观点或名言 |
古代希腊 | 普罗泰格拉 | 人是万物的尺度 |
苏格拉底 | 认识你自己 | |
古代中国 | 孔子 |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 |
孟子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材料三 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18世纪末在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
——《大国崛起》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儒家思想在秦汉、宋明、清三个时期的发展历程和其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图中A点至b点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希腊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启蒙思想使人民产生了哪些“新的观念”来看待国家、政权机构的?
(3)根据材料二回答古代东西方思想家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
——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
唐·刘禹锡《名子说》 |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
宋·刘清史《戒子通录》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
宋·包拯《包拯集》 |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 |
清·张英《恒产琐言》 |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家训思想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原因。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题文)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下列选项最能完整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 太平天国——中法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24、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解读说: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朿下运用,不可有丝毫的任性。下面启蒙思想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
A. 天赋人权 B. 三权分立 C. 自由平等 D. 社会契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