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 ——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

——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史《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脏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莹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请回答:

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中国古代家训思想的内容(不得照抄原文)。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原因。

 

 

思想:重视道德修养;体现忠孝观念;提倡节俭治家;为官清正廉洁;重视耕读传家。 因素:小农经济的制约;儒家思想的影响;宗法观念的支配。 【解析】 试题(1)材料每一项对应一条内容,简单概括即可。第一条强调淡泊明志说明注重道德修养,第二条强调忠孝,第三条强调勤俭持家,第四条强调为官清廉,不能贪污腐败,第五条强调耕读传家。 (2)结合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传统习俗等方面考虑即可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专制统治;科举制度;小农经济;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 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 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 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查看答案

(题文)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下列选项最能完整体现这一过程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 鸦片战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D. 太平天国——中法战争——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查看答案

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

A.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 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

C.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

D. 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

 

查看答案

24、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解读说: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朿下运用,不可有丝毫的任性。下面启蒙思想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

A. 天赋人权    B. 三权分立    C. 自由平等    D. 社会契约

 

查看答案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了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四个阶段。第二阶段,毛泽东的理论贡献是

A.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B. 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

C. 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 首次明确指出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