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 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洗礼

B. 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 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D.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的鼓舞

 

A 【解析】 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在于民众民族意识觉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弘扬了民主与科学的精神,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洗礼。故答案为A项。B项是表面现象,与题干“深层次原因”不符,排除;C、D两项都是外因,不是深层次原因,均排除。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表是对1850年至1899年中国翻译西方著作的统计。作为史料,它可印证当时中国( )

类别

数量

比重

自然科学与应用技术

399

70.4%

社会科学与史地哲等

113

19.9%

 

 

A. 社会科学有较高学术水平    B. 近代化水平处于较浅层面

C. 科学技术尚未应用于社会    D. 资产阶级主导了社会变革

 

查看答案

“如果不用国家的力量来经营,任由中国私人或者外国商人来经营,将来的结果,也不过是私人的资本发达,也要生出大富阶级的不平均。”这反映出孙中山

A. 实行平均分配的思想

B. 消灭私人资本的思想

C. 发展国家资本的思想

D. 实行社会主义的思想

 

查看答案

下表是《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这主要反映了维新派

A. 对变法的具体主张缺乏研究

B. 希望通过变法挽救民族危机

C. 通过外国人施压清政府进行变法

D. 着重强调发展近代工商业经济

 

查看答案

著名史学家钱穆指出:“一个国家,绝非可以一切舍弃其原来历史文化、政教渊源,而空言改革所能济事。则当时除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亦更无比此更好的意见。”这种观点实质上

A. 肯定了洋务派的客观进步性

B. 指出了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

C. 赞美了洋务运动的政治改革

D. 明确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源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表明

A. 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

B. 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 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

D. 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