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
A. 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集权
B. 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
C. 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
D. “天下一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 宗法制度通过血缘关系的亲疏确立起了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B. 宗法制下的家族等级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C. 宗法制的等级系列中有庶人,也有奴隶
D. 礼乐制度起到了维护宗法制的作用
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
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
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
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福建莆田是妈祖的故乡。《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记载:“神有德于民,有功于国”,“神居其邦,功德显在人耳目”。在重建庙宇时将妈祖神像迁入正殿之中,而以原来居中、居左的神像陪祀于左、右,“以正序位”。以上资料不可以用来研究
A. 民间信俗
B. 等级制度
C. 分封制度
D. 乡土历史
《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后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这反映商朝末期
A. 家国同构体制正式确立
B. 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
C. 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程度
D. 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
据史书记载,奄国(今山东曲阜)曾随武庚叛周。平叛后,成王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称鲁,并辖“殷民六族”。“殷民”指
A. 夏人后裔 B. 商代遗民
C. 周朝百姓 D. 少数民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