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人说:“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

有人说:“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这段话说明

A. 不同阶级政见相似

B. 变法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C. 上海多元文化并存

D. 上海是近代化先行地

 

B 【解析】A项说法错误,康有为、梁启超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思想,而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是无产阶级思想;由“如果没有康有为、梁启超在上海创办《强学报》、《时务报》,就没有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可以看出康梁维新思想促进了思想解放,为后面的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基础,故B项正确;C项错误,康梁思想与陈独秀在上海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不是同时并存的;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上海的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严复意在

A. 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

B. 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C. 传播“中体西用”思想

D. 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

 

查看答案

梁启超说:“世之所谓温和改革者,宜莫如李、张矣……然则再假以十五年,使如李、张者……亦不过多得此等学堂洋操数个而已。一旦有事,则亦不过如甲午之役,望风而溃,于国之亡,能稍有救乎?既不能救亡,则与不改革何以异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梁启超全盘否定了李、张的改革

B. 学习洋操量少力弱导致改革失败

C. 革新制度才能改变中国全貌

D. 评价改革成败标准是战争的胜负

 

查看答案

鸦片战争后,“西学中源”说一度盛行,一些有影响的学者宣称,西学源于中学,是中学在西方的流传和发展。因此,“采西学”是“失礼求诸野”,是光复旧物。这种说法

A. 缺乏事实依据且毫无价值

B. 客观上有利于人们接受西学

C. 成为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

D. 成为人们向西方学习的障碍

 

查看答案

1841年,魏源参与浙江抗英,失败后愤而著述《圣武记》,颂扬清朝开国以来重大的军事行动,总结武备之道,此后又撰述《海国图志》,倡导“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反映了

A. 向西方学习成主流思潮

B. “中体西用”思想开始萌发

C. 经世致用影响学术著作

D. 魏源的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儒家对现实经验层面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理所当然的伦理道德规范,是适应社会需要的,有不可变易的价值。这说明,儒学长盛不衰是由于

A. 以血缘关系规范君臣关系

B. 以血缘关系规范社会秩序

C. 其观念植根于社会生活中

D. 宣扬要绝对服从君主要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